一方面,是我国钢材总量不少;一方面,却是钢材买卖并非易事。问题出在哪?有什么解决办法?
9月20日上午,由上海市发改委、上海市科协指导,中国宝武主办的2017“互联网+钢铁”双创高峰论坛在上海举办。
论坛上,政府机构、中国宝武、科研院校、投资机构及国内知名B2B钢铁及非钢电商平台相关人员共商大宗商品电商发展大计。
小编梳理了一下,整理出如下观点,满满的全是干货——
中国钢铁产能布局低小散乱
虽然中国是钢铁大国,粗钢产量达到了8亿多吨,占全世界的50%以上,我们的产能有十几亿吨。但是中国的钢铁8亿多吨是由工信部挂号的500多家钢厂以及工信部没有挂号的更多的钢厂生产出来的,这充分体现了中国是一个钢铁大国,但还远不是强国。整个行业的产能布局低、小、散、乱的问题非常突出,整个行业波动大了以后,对国民经济的冲击是非常大的。
“巨无霸”要对接“小蚂蚁”
钢铁厂都是“巨无霸”式的存在,而最终钢铁客户都是“小蚂蚁”用户,钢厂无限标准化产品怎么跟“小蚂蚁”客户的需求实现对接?
过去在传统的时代,或者在上个工业文明时代,庞大的钢贸商体系、物流体系以及金融等服务互相之间都是割裂的,仓库都是以孤岛的形式存在的,而钢贸商也都有特定的群体。这样的一种体系,资源配置效率比较低,终端“蚂蚁”客户创业的成本非常高。
“互联网+钢铁”,降低创业门槛
通过互联网电商平台的努力,首先可以解决交易信息不对称的问题,使得任何一个“小蚂蚁”客户都能够了解到全国的钢铁信息,同时通过线下的物流体系整合,并将其作为一种风险控制的手段,把金融服务镶合在一起,从而实现了钢铁资金流、信息流和物流的合一。
几流合一以后,整个要素流动性更加自由,资源配置效率就得到了大幅提高,从而使中间环节的成本大幅度下降,使得每一个想创业的“小蚂蚁”客户不需要像过去那样构建自己的物流体系、交易体系,从而使得一人的微商就成为了可能,其他的都交给中间环节来解决。钢铁行业创业门槛大幅度下降,这是非常有价值的。
钢铁行业需要这样的“互联网+”——
1. 充分利用平台化、信息化、互联网化的手段和工具,不断提升、打磨供应链效率。
2. 通过在线化、数据化和大数据的优势,让钢厂的订单生产与市场有效结合。
3. 钢铁电商交易中实行在线支付,意味着两个毫不相干的公司可以大胆地通过支付渠道去做交易,双方交易更快捷,这对产业升级转型会有很大的帮助。
4. 一方面,需要先行者大胆尝试;另一方面,需要行业不断自我优化规范。传统企业是会融入“互联网+创新”大潮当中来的。
5. 互联网是工具,目的是为实体服务。传统企业需要学习互联网思维,要有开放、包容、共赢的心态。
在国家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“互联网+”蓬勃发展的浪潮下,钢铁行业积极借助“互联网+”推进转型升级,钢铁电商实现了快速创新发展,已成为B2B电商发展最快的领域。
“互联网+”是大势所趋,企业互联网化,犹如雾中前行,虽然未知总比已知多,但只要方向对了,就不怕路远!钢铁电商只要真正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,必将在引导和推动传统企业转型中承担起历史使命,发挥巨大作用。
(注:本文主要内容及图片均来自互联网)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