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国国际战略研究所发布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称,中国最新五代机歼-20已准备批量生产,运-20等其他国产机型正在同步发展中。其中中国歼-20隐身战机已入列空军作战部队。

  

  中国《科技日报》3月23日报道称,不论快速发展的先进战机,还是试飞成功的大飞机C919、ARJ21,都离不开一项核心技术——“中国造”航空铆钉。据了解,对以铝合金为主体材料的现代航空器来说,传统焊接技术并不适用,兼顾轻量化和可靠性的铆钉被大量采用。C919唯一的铆钉供应商中航和辉标准件有限公司总经理徐长水介绍,一般轻型飞机上,铆钉使用量多达10万颗,而中国大飞机C919的使用量可达100多万颗。徐长水介绍,在每架飞机上,需要的铆钉种类繁多,形态各异,有大有小,有强有弱,有承受拉力的圆头铆钉,也有承受剪力的平头铆钉。徐长水用“小物大用,怎么强调都不过分”来形容航空铆钉的独特价值。他表示,航空铆钉“就像穿衣线,连接起飞机几十万、上百万个大大小小的部件”。

  

  据介绍,做好航空铆钉要经过几个关键环节:一个是冷、热镦,一个是清洗,热处理,表面处理。冷镦产品看上去比热镦产品漂亮,光洁度好,在使用方面热镦螺母一般硬度要高于冷镦产品,强度要高点,对于要求高的用户,材料上有很大区别。设备固然先进,并不能确保每颗铆钉的一致性,这里面技术工人的经验也在发挥重要作用。

  

  徐长水举例称,材料在模具中需要进行一定的变形,整个冷钝环节需要保证产品的尺寸和精度。他表示,“用什么样的尺寸要求,去设计什么样精度的模具,然后使用什么样的材料,这三者的互动关系,都要靠人去把握。”同时,铆钉商与飞机制造商之间的配合也非常重要。100万颗铆钉包含各式各样的型号这些铆钉必须“各得其所”,完全应用到飞机中。据了解,在一些中国“国字号工程”中,铆钉生产商提前介入研发,根据不同飞机,按照不同标准,设计开发不同的铆钉。